成立緣由及服務目的

男性關懷專線督導 蘇珊筠

男性關懷專線成立於民國93年6月23日,由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設立(現在為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因政府組織改造、部會整併,專線現在隸屬於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家庭暴力防治法自88年施行以來,致力於保護遭受家庭暴力之被害人人身安全及保障其自由選擇安全生活方式與環境之尊嚴,但若加害人不停止暴力行為,受害人則會一直處於暴力的危險中,而無法真正達到暴力防治之目的,故協助加害人改變其暴力行為模式,也是家庭暴力防治工作重要的一環。

家暴加害者中,約有八成左右為男性,有鑑於以往社政單位面對家庭問題時,提供的資源往往以婦女孩童為主,真正從男性角度出發的關懷相當少;而男性在面對家庭或婚姻暴力問題,因受錮男性傳統角色形象與文化氛圍,也往往羞於對外啟齒。因此男性在尋求協助的管道及意願上,都有所限制,當他們處於家庭關係困境時,只能不斷的重複固有的暴力行為模式,並不知道如何去改變。專線之成立是希望提供專屬於男性之資源,藉由專線隱密性、立即性及持續性等相關特性的協談與諮詢服務,可以協助面對家庭困境之男性,學習正向的關係互動方式。整體來說,專線服務功能如下:

  1. 給予情緒支持及情緒抒發的管道,以協助來電者情緒的穩定。
  2. 澄清來電者對於家庭暴力觀念及法律的誤解、建立正確觀念,提高其面對家庭衝突的理性思考。
  3. 引發來電者改變的動機,並協助他們找出正向的溝通模式及處理方式。
  4. 視其問題發生的脈絡與需求,連結相關的社會資源。

男性關懷專線服務方式

透過電話進行諮詢與協談服務,服務模式分為:

  1. 持續性服務:有家庭衝突或家庭暴力議題之來電者,提供固定談話人員、固定時間、持續性談話。
  2. 單次談話服務:非家庭衝突或家庭暴力議題之來電者,當通電話中討論其困擾,為單次談話服務。

服務時間

每天早上9點至晚間11點,全年無休。

服務角色

關係交惡 衝突發生 家暴事件 訴訟流程 後續處遇

男性關懷專線

專線成立之服務對象最初是針對家庭暴力相對人,但暴力之所以發生往往是因為無法適切的處理家人關係衝突,故站在預防暴力的立場,尚未發生明確的暴力行為但與家人間已經有較頻繁、較嚴重衝突的男性,也是專線的服務對象,希望透過專線服務可以達到第二及第三級的防治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