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專欄──以愛承受傷痛,用愛療癒心傷

男性關懷專線志工 林清祥 & 社工師 鄧年嘉整理

2014年2月17日下午,邀請資深志工林清祥大哥與我分享這十年來在男性關懷專線服務的經驗與體會,清祥大哥總是滿臉笑容、活力奔放,讓人深刻感受到他的貼心與支持。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清祥大哥願意投身服務這群男性家暴相對人十多年呢?以及是什麼讓他在服務的過程中總是能夠滿富能量、提供男性家暴相對人們溫暖、陪伴與支持的力量呢?

Q:是什麼讓您願意投身於服務男性家暴相對人呢?

A:我與協會的緣分起源於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諮商與輔導系公佈欄,當時正好看到協會刊登專線培訓的訊息,同時也被「為男性情緒找到出口」幾個斗大的字所吸引,同為男性的我很能夠瞭解與體會為情緒找出口對於男性是件多麼重要與不容易的事,也因此讓我義無反顧地參與了當屆男性關懷專線的志工培訓課程。在服務十年來經驗裡,很高興能夠遇見成亮理事、郭惠芬老師、慧輝秘書長與慧玲的陪伴與專業性討論,以及一群抱有服務熱忱的夥伴們,似乎在這裡服務給予我與許多志工一股溫暖、一種家的感受,這股溫暖或許也是近幾年大家講求的「軟實力」吧,而也是我一直想留在協會及持續投入男性關懷專線服務的心情與想法。

Q:是否有段感人與觸動的接線經歷可以分享呢?

A:具體與他們談話的細節我或許已經忘掉了,但是我知道體會是很多的。作為一個好聽眾與保持對男性當事人的好奇心似乎是一件最簡單卻也最重要的工作與體會,有些時候隨著跟男性當事人談話的過程裡,我們甚至會發現婚姻暴力事件僅是夫妻關係惡劣下的爆發點,或者也會有無關的情形,但是卻可以發現男性當事人對於自己的信心與相信也是一個重要的根源,如何能夠引領他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增加他們對自我的信心,有時談談他們工作、聊聊對孩子的期盼與付出似乎也是不錯的方法,當然,當男性當事人情緒低落了、悲傷地落淚,陪伴就成為不二法門,用心地陪伴。

Q:接線服務中,是否讓您對於男性相對人們有些什麼不一樣的看法?

A:他們其實是有能力學習與成長的一群人,在他們的生活中或許擁有10%、20%、30%的情形陷入暴力的困擾之中,但常常考驗著接線員是不是能夠看到、發現,除了10%、20%、30%以外,這群男性的樣貌,還是我們會被侷限住,把那些部分視為他們的全貌,其實,身為助人工作者的我們都很能夠了解「身為人我們其實擁有很多美好的部分與內涵」但是,在接線經驗裡也會看到男性當事人會願意承認自己有暴力的行為,但一再強調是被妻子激怒或被妻子不好的態度所引起的說法也是有的,甚至會有強調是妻子刻意陷害或捏造的講法,我想這些都會是他們的樣子,或者是說部分的樣子。只是接線人員要相信哪一面才是他們真實的樣貌,是願意改變的那面,還是死不悔改的那面呢?我想這些都攸關於接線人員的相信。

Q:在男性關懷專線服務這段期間,對您的家庭帶來什麼不同的看法與感受?

A:與個案互動的過程,讓我更加體會活在當下做好自我身心照顧的重要性,也漸漸能夠理解和諧家庭關係需要全家人的分工與合作共同努力,那種「在一起」的想法很重要,而其中「傾聽」與「陪伴」更是家人彼此相處重要的精神。另外,當家人有需要幫忙與協助時,提供相關資訊,引領家人做決定,最後的決定有時候雖然不盡如家人的意思,但「尊重」似乎是不可以或缺的部分。

訪談後記

在清祥大哥分享的內容中可以聽到他對於這群服務的男性滿滿的關心與接納,同時又不失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中「指認暴力」與「保障家暴受害人人身安全」的精神,十年來的服務淬煉讓清祥大哥在服務過程裡做到接納這群家暴加害人在生活的苦與對於一個人的尊重,而非接受他暴力的行為。也藉由這次的訪問,看到專線服務精神及經驗傳承的重要性,感謝清祥大哥對專線服務的投入及付出!